與家人在紐澳旅行,某天去了一間公園旁的小食堂,點了一些fish and chips(炸魚與薯條),坐在戶外吃。走時,我看著滿桌的空餐盤,不太確定這種餐廳是否要自己收拾,就問服務員。
他一臉正經地回答:「嗯,你得自己打掃。」
「喔,ok…」我正要叫孩子們回來幫忙,這時服務員說:「開玩笑的啦!留給我們就好!」
「喔,你確定…?我只是想說…..」
「不用啦!不用啦!你快走啦!」她跟收銀櫃的另一個服務員笑著向我揮手。
當下我有點錯愕,甚至感到有點不舒服,畢竟我是基於禮貌才會好心地問,你們又乾嘛要跟我開玩笑呢?
不過後來想,這種經驗,好像在英屬國家還蠻常發生的。
像我第一次去倫敦,當時還是個窮學生背包客。才剛換完錢,錢包就被扒了,我傻傻的站在路邊,看到員警路過,就上前去問他該怎麼辦,但不曉得當時吃錯了什麼藥,我竟然是用「第三人稱」的代名詞問他。
我說:「請問一下,當某人的錢包被偷的時候,該位人士要如何處理呢?」
那個員警也一臉正經地回答:「該人士就應該往前走,見到警察局緩步進入,向警員說明該人士的遭竊過程。但若該人士就是閣下的話,也可以直接用白話跟我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。」
想像這整個過程用很正式的英語進行,實在有種「蒙提派森」的荒謬感,而那位員警連眼睛都沒眨地直接回復我,除了說完後嘴角稍微上揚,顯然第一時間就猜到了「該位人士」就是我。
這帶有諷刺的調侃方式,在英屬國家叫 “taking the piss”,直譯是「撒個尿」,但實際的意思是「幽你一默」,與撒尿毫無關係。例如當天在澳洲簡餐廳的服務員跟我說要自己收碗盤,後來又說「開玩笑的啦!」她其實用的句子就是:“I’m just taking the piss!” 好在我大學時交過不少英國朋友,早就聽過這種說法,要不然還以為她真的說是要去撒尿,可不就尷尬了!
這麼奇怪的俚語是怎麼來的呢?連英國人自己也不太確定,但只要在英國或英屬國家長大,你一定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,以及那微妙的使用規則。有語言學者說,這可能源自於18世紀的俗語 piss-proud,指許多男人早上起床時會有的「假性勃起」;雖然雄風英挺,但上完廁所就軟掉了,所以 to take the piss 就是「讓你洩氣」:當一個人太自視甚高,或太嚴謹拘束(英文形容詞為uptight),就可能被別人調侃,提醒此人「別那麼硬梆梆的」!
與英國人比起來,澳洲人的民族性不拘小節,也更愛 take the piss,因此很可能造成誤會。最容易被冒犯的是美國人,因為美語沒有take the piss這個說法,美國文化也不習慣輕易調侃陌生人,所以許多老美會覺得澳洲人是群無釐頭的老粗。但以我看來,他們如此幽你一默,其實是帶著好意。雖然洩你威風,但背後是一種「人生苦短,幹嘛那麼嚴肅」的輕鬆態度。一笑置之,大家都是朋友,但如果你開不起玩笑而鬧脾氣的話,就反而把事情搞僵了。
當晚,我們又被撒尿一次,再次驗證我的觀察:
當晚我們一家人去公園散步,有個路口正在施工,有個很大的告示牌寫著:「抱歉,此路不通,請先跨到馬路對面,再由此到這條街的另一側」。路口那裡站了一位元穿著橘色工程衣的大漢在指揮交通,我太太就走過去問他:「請問我們要怎樣過馬路?」大漢就面帶笑容地說:「女士,您看起來相當聰明,您覺得該怎麼做呢?」
老婆愣住了,因為這個回答的方式,完全不是她所預期的,不過因為旁邊就這麼一個大招牌,寫得清清楚楚的 「請先跨到街對面」, 所以這位大漢這麼回答,明顯是在調侃我們。
於是我就唸了大漢身後的告示牌:「請先跨到馬路對面,再從那裡跨到街的另一側。」
大漢說:「完全正確!請為這名男士頒獎!」
這時候,我也就問他:「喔,太好了!那請問你要頒我什麼獎?」
大漢愣住了,八成沒想到我也會做球給他。
我說:「老兄,我覺得我的獎勵,就是不被老婆罵!」
「哈哈哈!」 他大笑。這時燈綠了,我帶家人走過馬路,大漢不僅一路護送,還友善地跟我說: “Have a good night!” 沒走遠,又聽到大漢跟另一群人說:「您可以在前面這個車站等半個小時,會有個電車過來。或者,您可以勞駕到馬路對面再過街…..」
我就想:這位大漢,不曉得已經在這路口站了多久,在這個明明寫得很清楚的告示板前面,回答了多少人一樣的問題。他用一個調侃式的、俏皮的、不太正經的方式回答,能怪他嗎?
分享這個故事,是因為我覺得這是個有意思的文化縮影。我們華人講究分寸,對不認識的人特別客氣,調侃很容易被視為不敬,但這種分寸在別的國家不同。Taking the piss 不一定是有敵意,還可能源自善意,畢竟把你當自己人,才會跟你一起撒尿嘛!如果太認真,遇見幽默變得更拘謹,那距離感就產生了,搞不好還會被視為冒犯,但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,如果能有風度地接球,還能機智地把尿撒回去的話,人家會覺得「嘿,這傢夥還可以!」
畢竟人生苦短,何妨不幽默以待?
註:蒙提·派森,又譯為巨蟒劇團、蒙提巨蟒,是英國的一組超現實幽默表演團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