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讓「插話習慣」成為溝通殺手!

如果要把和人溝通時最惹人厭的行為做個排行,「愛插話」絕對在黑名單榜上有名。​​

在看醫生時你應該有這樣的經驗:好不容易等了一小時,給醫生問診時屁股卻坐熱不到三分鐘,當你剛準備描述病狀:「我覺得這裡好像不太舒服,可能是…」卻被醫生匆促的畫下句點:「好,這樣可以了,下一位。」​​

或是你身邊一定也有這樣的朋友:當你們開啟了一個話題,輪到你準備興奮地分享自己的經驗或心得,沒講幾句對方就頻頻插嘴:「沒錯!像我之前也是…」「剛好你說到這個,我也想跟你說…」於是從頭到尾變成對方在滔滔不絕,而你只能扮演一個稱職的聆聽者。

同樣的場景換到會議室,同事主管們正在舉行例行週會,換你上台準備把這幾天趕出來的報告好好表現時,講不到兩頁就被主管打斷;「關於這個專案,上次我們還提到了哪些廠商?」「這個部分暫停一下,先把之前的數據調出來」於是一場會議下來,你準備了洋洋灑灑的20頁ppt,可能只講不到四分之一。

溝通本來是一場有助雙方的交流時間,竟然演變成一件需要「搶快」的事,現代人除了不能接受沉默的空白,還都希望「搶先一步」拿下話語主導權。

會導致「插嘴行為」發生的原因,又因動機及文化因素有所不同,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一位心理學教授 Han Li 的研究分析出有趣的結果:中國人偏向「善意型的中斷」(cooperative interruptions),因為急於給予認同或是提供建議及幫助,才會忍不住打斷對方,研究顯示這在日本和泰國等亞洲國家也有類似的情況;相反的,加拿大人則多偏向較「侵入式的中斷」(intrusive interruptions),像是拿回話語主導權或轉換話題等,或許也跟西方國家較強調個人主義有關。

固然動機各有好壞,但插嘴之舉總是讓人不舒服,那麼遇到這兩類型的插話者,要如何有智慧又從容不迫的處理呢?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Temma Ehrenfeld 建議你可以有以下幾種選擇:

1.    暫且不跟對方計較

這時當下你心裡可能不太舒服,但或許對方可能真的可以給出建設性的建議,就算是無理的插嘴也不用惱怒,姑且聽一聽對方的見解,如果想要反擊還有的是機會,因為如果對方是蓄意或是無理之人,跟他多費口舌也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。

2.      原則說在前頭

當你準備要發表的是一場正式場合的演講或是會議報告,不妨先把所需時長說清楚,像是「我待會的發言可能要花一段時間,如果有任何建議都可以在之後提出。」這對於要在長時間的群體談話中尤其重要,當有人開始打斷你時,就可以回他:「如同我剛剛前面所說,你的這部分意見可以留待後面說完再提出。」這樣對方也只能摸摸鼻子乖乖聽你把話講完。

3.      回應對方後繼續講

如果對方並非惡意的中斷,在語氣和肢體動作上不須充滿敵意,你可以禮貌性地用「請等等」或「我知道你很想參與發言,但請先讓我把話講完」,來回應,總之要堅定、清楚的掌握自己的發言主導權。

 

如果對方屬於干擾型人物,忽略別人的中斷也是戰術之一,雖然雙方感覺已經有點較勁意味,但如果旁人真的都在認真聽你說話,他們也會感謝你的堅持。

4.    轉換插話者的價值

有一類的插話者因為聰明,腦子轉得快、屬於跳躍式的思考邏輯,因此等不及要發表見解。遇到這類人時不妨丟個球給他,反問他幾個問題後,再重申你自己的觀點,讓他的意外發言成為你這段談話的補充或註解,而你也巧妙的繼續掌握主導者的角色,不但顯出你的從容冷靜,還能繼續聚焦在談話內容上。

5.      丟球給第三者

如果遇到的不是前者這麼有深度的插話者,那麼就把球丟給第三者吧!當插話者中斷你的發言時,拋出問題給其他旁聽的人,讓對話的節奏重新流動在群體之間。​

6.    理解團體的溝通方式

如果是一群朋友在小組中積極參與對話,那麼不時有人想插話是常有的事,這時就要看看先來後到的順序。如果你在團體中屬於新人,發言較不那麼自信,那麼一次兩次被打斷後可以表明你的困擾,但同時也要謹慎發言。

7.    如果,你就是愛插嘴的人

你常常無意識地打斷別人,並發現自己沒有太多耐心傾聽談話中的細節嗎?你或許也是屬於那種腦子轉不停的超級聰明人;有些人喜歡主導談話,是因為發現自己很難認真聽進別人的話,或是因為社交焦慮感,期望別人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社交的過程。如果你意識到自己有這個問題,那麼先學習冷靜下來,專注練習「傾聽」這項社交技巧。

美國著名的人際溝通大師卡內基 Dale Carnegie 曾說:「如果希望成為一個善於談話的人,那就先做一個好的聆聽者。」當你能夠在一場對話中專注聆聽,尊重對方發表言論的空間,相信在任何的社交場合上都會是受歡迎的交談對象。

作者

軒言文創 SoundShine

軒言文創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,製作影音和文字內容,包括線上課程與線下活動。我們致力於提供有科學根據的心理技巧,幫助每個人提升EQ,成為更善於化解衝突、更有效的溝通者。我們相信「良性溝通」不但能夠改善工作和個人關係,也能造成社會的正向漣漪。

你的購物車
  • No products in the cart.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