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那高鐵上大聲視訊的女孩,我想說的是…

夜晚9點多急速行駛的高鐵上,不少乘客已疲憊地闔上眼,剩下幾個醒著的人在低聲和彼此聊天。

突然,鄰座女孩和男友開始視訊。

「喂~比鼻,我搭上高鐵了~」

「大概十點半到台中,然後我爸會來載我~」

「那…你在幹嘛?……那你今天有想我嗎?」「我知道我們中午有一起吃飯啊!我是說下午跟晚上有沒有想我啊~?」

「蛤~你明天下班不來台中找我嗎~?」

即便我戴起耳機,盡力想繼續看書,但還是被女孩尾音拉長音的對話內容和她舉在面前的手機分心。

那是人家的電話,她講話也還好,沒太大聲,但為什麼就那麼擾人呢?是受不了她那個裝嗲的口音呢?還是覺得她男友的臉在眼角旁邊閃來閃去,讓人覺得被冒犯?奇怪,他們講了五分多鐘了,怎麼都不會斷訊呢?我是不是想太多了?!

在這個數位時代,快速變遷的科技也逐漸改變人與人之間關係與相處模式。

我們從小被教導許多與人來往的禮節:「別人送你東西要說謝謝」、「撞到人要說對不起」、「過了晚上十點除非有急事,不要打電話到別人家(聽說,九點也已經在禮貌邊緣了)」。這些非成文的禮儀,幫助我們在社交中拿捏人與人間的距離,也在與長輩和非熟悉對象的交涉中,反映了我們「懂事」的程度。

Photo by Joseph Gruenthal on Unsplash

但現在有了新科技,也有了新規則。如何妥當而不失禮地使用科技產品也是越來越多人討論的重點。

「什麼樣的場合不適合視訊?」

「深夜在社群軟體上傳訊息是否禮貌?」

「情侶分手,用簡訊就夠了嗎?」

國外媒體出現了許多「科技禮節」(Technology Etiquette) 的文章,專門探討這些議題。

這些疑問看來細碎,不過在我們被打擾到的時候,都偷偷希望有個約定俗成的規則,來輔助我們判定眼前這個情形。

對方算不算已經妨礙到大家了?還是只有自己覺得困擾?

而自己平時又該怎麼做,才不至於失禮?

上述女孩在高鐵上視訊,就是這麼一個例子。你可能想要瞪她,但也會糾結:「她有戴耳機,還是干擾到我,是不是我自己的問題?」或「車廂裡也有其他人在跟彼此聊天,為什麼講電話或視訊就顯得更干擾我?」

不簡單,對吧?

試著想以同理又公正的態度去分析兩邊立場,卻發現有點難解。

這時候有人可能會這麼覺得:「想這麼多好累喔!其他人可以隨意吵別人,為什麼我就要想這麼多?」

是的,這些都是以前不用想的問題。

但當科技將我們的現實社會打破空間限制、延伸到網路社群,這類社交禮節、隱私與人際相處的議題只會不斷增加、不會減少。

科技禮節是一個相對新穎的概念。它並不是要我們樹立起更多繁文縟節、成為一個做事綁手綁腳的人;或者墨守成規、不知變通地遵循著不合時宜的規則。

當我們在定義科技禮節,也是在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默契。形成這種默契很難只靠著我們平常主觀的道德勸說。

我認為,我們可以透過實際研究,給出具體證據與方向來釐清這些「怎樣做較恰當」的眾說紛紜。

Photo by Icons8 Team on Unsplash

好比在高鐵上視訊這件事,2010年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學家發現:聽見別人講電話,比聽到鄰座的對談還要更干擾人的注意力。根據該研究結果,這是因為當旁邊的人在講電話或視訊通話,我們只會聽到某一邊說的話。大腦無法直接預測對話走向的情況下,會花更多力氣去補另一半的對話,因此,我們就更難專注、連帶著認知表現下降。

而且通話的時候,我們為了確保彼此能聽清楚,常常說話的音量會比平常更大聲。這也是FaceTime和講電話會比身旁的對話更容易讓人分心的主因之一。

因為沒有法律明文規定,禮節一直都是一種選擇,也是一種我們表達對他人關心、尊重他人的基本方式。當越來越多研究從科學和心理層面去深入了解:「為什麼某些使用科技產品的行為會打擾到別人」,不僅更能幫助我們理解科技禮節的重要性、也形成更大的動力當個有科技素養的數位公民。

透過研究設立出準則,我們也更可以踩穩立場進行全民教育和勸說。想想看,當年,不就是有了吸二手菸負面影響的研究,大家越來越有意識吸菸如何危害公共健康,才為之後的室內禁菸規定鋪路?

而且,只要願意多做一個動作,像是:走到車廂外講電話、或壓低聲音快速溝通完,就能幫助形塑現代科技禮節,打造一個更友善、舒適的環境。Why not, right?

作者

軒言文創 SoundShine

軒言文創 SoundShine 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,透過文字、影音課程、演講活動和深度工作坊等形式,讓您學習人生必備的軟實力,進而在職場、家庭、人際關係上都能夠更上層樓,過著更美好的人生。
Let Yourself SHINE!

你的購物車
  • No products in the cart.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