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跟一群老友們聚會,大家許久不見,都還是老樣子。其中有一位最愛搶話的朋友,也還是老樣子。
有人說他最近很忙,這個朋友就說:「我跟你講我最近忙到什麼瘋狂地步…」
有人開始談虛擬貨幣,這位朋友就說:「我跟你講,crypto沒搞頭啦!我三年前就知道啦!」
我談到最近遠端管理團隊的挑戰,他又插嘴:「我的team分散在十幾個不同的地方,管理他們從來不是問題!」
他大概想說我接下來會問:「喔?那你是怎麼管理團隊的?」但我偏偏沒有,於是話題就懸在那兒。全桌安靜了片刻,然後這位朋友又繼續高言闊論。
他很愛聊天,但我不認為他是個很好的對話者。
一桌老朋友認識那麽多年,雖然不會介意恭賀彼此的功成名就,但我們更希望分享目前的人生挑戰,談論生活上碰到的痛點,並透過交流來給彼此安慰打氣,也許能提供一些建言。但有人總愛把話說得很有自信,像他什麼都早已經摸通搞清楚了一樣。聽他說話是一場演講,但我們想要的是一個對話。
真正的對話,應該跟思考的過程一樣。當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時,基本上就是在與自己進行一場對話。我們心中需要維持兩種不同的觀點,有時還得扮演正反兩面,並在其中儘可能維持客觀。這是相當困難的,所以在這種時候,我們尤其需要找朋友來對話。
跟朋友們對話的好處,就是能一起探討一個問題。有時候朋友可以當你的戰友,跟你一鼻孔出氣。有時候,朋友可能擔任「魔鬼辯護者」,挑戰你的立場,以便讓你看出自己的盲點所在。然後改天,或是換個話題,雙方的角色就會調換。真正的對談,是一個理性與感性兼具的交流。
即使孩子們也會這麼做,正如我最近在心理學者 Jordan Peterson 的《12條生活規則》這本書中所讀到的。他給的例子是:如果有個孩子跟朋友們提議要去屋頂上玩耍,也許會有朋友指出這個想法的危險性。接下來的對話,則可以讓這個孩子聽到其他的意見,進而做出(希望是)更明智的決定。這種意見交流,就是我們成長中很重要的社會化過程。
然而,有些人的對話方式不是這樣。他們會把每一次的交談當成一個競爭角力,一場需要贏的比賽。他們對話不是為了討論,而是為了驗證自己的立場是對的。跟這種人對話時,你會覺得他們似乎沒在聽你說什麼,而是在想自己接下來要說什麼。跟這種人對話的時候,那種單向溝通的感覺是相當明顯的。即使在「交流」的表面功夫下,你會覺得他在「對你說話」,而不是與你對話。
這種人很自大自私嗎?也不一定。像是這位愛插話的老友,其實是個相當熱心的人。他很有正義感,也很願意為朋友們撐腰,有時候還會在網上為了朋友的事情跟陌生人打筆戰。也許他太好鬥了,或是太習慣當老大了,以至於每個朋友的問題對他來說都是個事兒,而他處理事兒的習性就是先擺出強勢的態度說:「我跟你講,這種事我見多了…!」
其實,老友們都知道他也有自己的生活難題,私下還會為他擔心,但他自己不開口,我們也當然不好意思多問。他是個好人,只是太愛面子了。
我希望自己能夠一直享有很好的對話。我知道自己有些時候也會過於強勢,尤其當年紀大了,輩份高了,越來越多人把我們當成答案提供者,而非真正對話的對象時,我們更是需要提醒自己:多聽一點,少說一些。在發表意見之前,先停下來問問對方「那你怎麼覺得呢?」
也許因為多問了一個問題,我們能聽到意想不到的答案。也許因為考慮了不同的意見,而放寬了我們的視野。我們應該帶著學習的態度交談,不需要展現自己的博學多聞。我們不一定能跟每一個人聊出真理,但最起碼對話能讓我們表達真情。
朋友之間有了真情,也就夠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