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給我考零分

每個人年輕時都曾叛逆過,但我的叛逆特別精采,因為有個天才老爸與我這個混帳兒子鬥智,還把經歷寫成好幾本暢銷書。

話說,在美國念中學時,我功課總是吊車尾,老是愛做白日夢,一心只想當舒馬克那樣的賽車手。有一天,當成績單上又出現了好幾個C時,老爸忍不住找我訓話了。我挑釁地說:「舒馬克是我的偶像,他像我這麼大還考過零分,現在不照樣當了世界頂級賽車手?」我父親爽朗地笑了起來,回答:「好!你有這個本事,就給我考個零分!如果你辦得到,我就再也不干涉你的功課了,如何?」我當然一口就答應了!但沒想到,考零分竟然不那麼容易,即使亂猜亂答還總是有個25、30分。我試了又試,一直無法成功,氣憤之下拼命K書,搞懂了所有正確的答案,只為了刻意相反作答。終於有一天,我順利考到了零分!當晚老爸親自下廚慶祝,對我舉杯道賀,並加上一句:「有能力考到A的學生,才有本事考出零分!」這時我恍然大悟-原來這一切都在老爸的設計之中!但既然能考零,何必不考個A呢?從此,我改頭換面,成為了模範生,隨之考進了哈佛…

很妙的故事,不是嗎?

但,很抱歉,它不是真的!

以上的劇情摘自一篇長達兩千多字,名叫《劉墉教子:給我考零分》的文章。在過去兩年之中,它已經被轉寄給我不下三十次了。用Google搜尋,赫然發現這篇短文已經出現在五十多萬個網頁中。以網路術語來形容,《給我考零分》已經go viral了。但到底是誰寫的?我竟然不知道!

其實,認識我的朋友都應該知道,我從來就不喜歡開車,不太可能把舒馬克當為偶像,況且在我念初中時,舒馬克根本還不是個知名的賽車選手。認識我父親的人也應該清楚,老爸雖然「說得一口好菜」,但叫他下廚?不可能!

不過,除了這些小疑點之外,故事裡其他的小細節都是有考究的,包括我的學歷、得過的獎項等等。有些想必在剪貼時出了錯誤,例如我之前所工作的廣播電台WHRB被寫成WIIRBD,但無論是否正確,這些細節一加上,則令人覺得煞有其事。而且文章寫道,這是我在2009年9月於上海做宣傳時所接受的訪問。事實中,我的確當時有去大陸做新書宣傳,只不過那不是在上海,而是在北京。而我也肯定沒跟記者說過任何類似的情節!

當然,這種「都市傳說」(urban legend) 在網路世界可多了。之前看過一篇湯唯在中國被封殺之後留英的故事,雖然感人肺腑,卻是捏造的。還有一篇常收到的短文,號稱是比爾蓋茲給母校畢業生的十一個《生活教條》,第一條為:「人生本來就不公平…習慣它吧!」而最後一條則是:「對書呆子好一點…他們遲早會成為你的老闆。」那篇文章已經流傳至少十年之久,聽起來蠻有比爾蓋茲的氣魄,但也不是出自他的筆。

雖然它不是八卦雜誌所散佈的負面消息(其實《給我考零分》還寫得挺不賴),但當自己成為一個都市傳言的主角,感覺實在很複雜。就好比某天回家,發現一群人擠在自己的家裡開派對,大家都玩得很開心,看到我則紛紛道謝,唯有請帖不是我發的,門也不是我開的。那,到底是誰幹的好事?

 

經過一番思索,我覺得有三種可能:

一:這原本是別人的故事,但被移花接木。之前提到的《比爾蓋茲生活教條》就是個好例子。根據查證,那些教條原來是美國作家Charles J. Sykes 查爾斯.賽克斯於1996年所寫的一篇社論。問題就在於多半人可能沒聽過查爾斯.賽克斯,但比爾蓋茲則是家喻戶曉。如果當初文章沒有註明,不難想像在傳閱的過程中,久而久之會被貼上一個看似合理的作者名字,而有了微軟總裁的「加持」,這篇幽默、不恭於世又激勵人心的短文,就更有份量了。《給我考零分》很可能也是出自真人真事,雖然我覺得它有點太戲劇化了。(有朋友指出,它讀起來的感覺,很類似昔日基督教會裡所販售,專門給青少年看的Father Knows Best故事集,但那些是1950年代的作品,有待查證。)

二:這是某粉絲做出的行為。雖然難以想見,但這不是沒有可能的。相信各位都知道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小時候砍櫻桃樹的故事-這個勉勵「做人要誠實」的經典小品,經過了歷史學者的考證,才發現原來是華盛頓總統的傳記寫者Parson Weems所杜撰的!揣測其動機,應該是作者在當時19世紀動盪的政局之下,有意把美國之父塑造為人上之人。這麼說來,我相信《給我考零分》的作者也是出自一番善意,希望讓家長學會逆向思考,並且用幽默的方式跟孩子溝通。如果有人真的因此受惠,我只好苦笑說:「榮幸」!

三:也許,這個故事一開始是真的,純粹敘述我和我父親之間的互動,但在一個人告訴另外一個人的過程之中,逐漸被加油添醋而「進化」為《給我考零分》。我個人認為這個可能性很高。我們都是天生的小編輯,時常都在篩選、串連並重組細節,讓同一個故事可以越講越有意思。網路行銷專家Dan Zarella就寫道,都市傳說像是一個很長的「傳聲筒遊戲」。在傳達的過程中,許多人會紛紛根據個人的價值觀和見解,或是為了符合當地民情而做一些創意的修改。這不是刻意的欺騙,而是人性-因為我們都愛聽一個有梗的故事。

而《給我考零分》實在有梗:它有鮮明對立的人物、弔軌的劇情、驚喜正面的結局,看似實用,又能夠從一個小故事探討「叛逆」和「親子教育」的大話題。換句話來說,它擁有了許多都市傳說該有的條件。如果這篇文章是某一位網友的傑作,當他看到傳閱度變得如此火熱,應該也會竊竊自喜,由此獲得不少成就感吧!

事實上,我雖然在高中的確有一度分數下滑,但不至於到C那麼慘烈。當時的我考進紐約的明星學校,雖然在之前的初中算是最會念書的學生,但到了曼哈頓的史岱文森,也只不過是條小魚罷了;我的成績退步,正是反映了我當初的不適應。但後來透過玩音樂、交朋友、參加戲劇社,甚至談戀愛,我逐漸獲得了自信,而我相信這些多元的經驗,對後來申請哈佛有相當大的幫助。我和父親之間的相處時像兄弟、時像朋友、時像小兵與老將,很難以一篇故事描述,甚至連《超越自己》那三本書也無法道出全貌。老爸常對我說:「等你寫了!」但我覺得只有長篇小說的形式,才能把那叛逆年代的心情做個適當的交代。其實,事實永遠比故事來得複雜。

最近看到一篇散文,作者是紐約Village Voice報紙的資深記者。她之前寫了一篇報導,有關一位銀行女職員,因為「長得太辣」,使主管們無法專心辦公,而因此被解雇(這篇報導也附上了女職員的性感照片)。這篇文章發佈24小時之內,便成為了英文搜尋的熱門關鍵詞,也變成美國上班族茶餘飯後的發燒話題。而在散文裡,這位記者描述當時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作品「病毒化」,形容那種雀躍不己的內心感受,但同時又反省:「我之前報導過中國城的低收入戶、食品工廠的倒閉、紐約房東的非法行為…那些大主題的文章頂多在網上獲得70幾個評語,但光是這篇小新聞就遠遠超過了他們全部加起來的回應…身為一名記者,我努力希望寫出能夠對社會有貢獻的新聞。但,難道我只有報導辣妹,世界才會注意嗎?!」

回到《給我考零分》,如今在演講之中,每當有人問到它(經常),我還是會直接說:「那是假的!」但有別於一開始的不屑,尤其當我一次又一次見到對方那錯愕又尷尬的表情時,現在的我則笑一笑、揮揮手說:「倒希望那是真的!」

英國作家喬治·奧威爾寫道:「被人相信的神話,就可能成為事實」。既然我無論怎麼滅火,也不可能扭轉一個別人已經希望是真的故事,不如借力使力吧!

所以我今天寫下這篇解說,雖然我知道一定不會比《給我考零分》更受歡迎-它畢竟沒有原文那麼俐落的梗-但我希望也許有一天,它會被收錄在某研究生的論文中,或網路文學的合集裡,與作者不詳的《給我考零分》前後並排,成為「後事實時代」(post-truth era) 的再一個附錄。

作者

劉軒 / 知名作家、全方位創作家、DJ

現在身分為「軒言文創發行人」,畢業於哈佛大學心理系,過去曾擔任許多公司的品牌顧問及各大活動主持人、DJ,有著專業的心理學背景,也有豐富跨領域的人生經歷。出版過許多暢銷書籍,寫作功力深厚,風格知性又不失幽默,文字舒服明瞭,擅長用清晰的口吻和簡單的文字傳達心理學的精神。致力推廣積極心理學的運用,希望幫助每個人成為有效的溝通者。

你的購物車
  • No products in the cart.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