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獨處時,你會做些什麼呢?
以前在紐約家裡住時,我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,戴上耳機,調到流行音樂台,Z100FM!一邊聽DJ放歌,一邊念書學習。
家人總覺得很奇怪:「你聽那個,怎麼專心啊?」但奇怪的是,我偏偏就能專心,好像進入一種「萬聲之中的寧靜」。
後來上大學,住進宿舍,沒了獨處的空間,我就去哈佛的圖書館,那裡有數英里長的書架,一直延伸到地下五六層,你總能找到一個僻靜的角落,隱居在裡面讀書。看不到外面的光線,也就沒有時間感,常常聽到關門前的鐘聲,才慢慢從書堆裡拔身,出來發現天已經黑了,緩緩走下大理石台階,加入校園裡穿梭的人群,依舊浸泡在沈思中,像個幽魂——那是我對於大學時代最美好的記憶之一。
之後回到台灣,開始工作,也一個人住了,卻發現那種獨處的感覺,反而逐漸找不到了。坐在電腦前,不停的點滑鼠,網頁跳網頁,看似很專注,其實很浮躁;去健身房,戴上耳機跑步,也只是為了蓋過四周的音樂。帶著筆記電腦去咖啡館坐一整個下午,發現自己一直安靜不下來。
作家Kent Nerburn說:「獨處是靈魂的試金石。它讓你知道你是否與自己處於和平,或是你的生活意義僅存在於日常瑣碎的事情中。」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需要一個獨處的空間,那不是孤獨,也不是一個人發呆,而是一種大腦放空後的靜謐與沉思。
而在臺北,好像沒什麼地方可以讓你「放空」,市區裡人來人往,熱熱鬧鬧,書店夾在商場之間,哪怕走在公園裡的小道,附近也一定被城市包圍著。
所以有一天,我決定重新抓回我的空間,在喧鬧中尋找獨處的平靜。有那麼一周時間,我鬍子不刮,帶上鴨舌帽在街頭漫步,挑沒人去的餐廳吃飯,坐在地鐵站外面的板凳上看書,騎著自行車在小巷子裡閒逛。沒有目的地,也不在意別人的眼光,腦子反而漸漸安靜下來,在鬧市的雜音中,我彷彿感受到了有節奏的旋律,創作的靈感也開始活躍起來。
那一周的獨處時間,好像度假一樣,雖然貌似什麼都沒做,卻給我充滿了足足的電量。
我知道,「我」回來了!
越是忙碌的生活,越容易讓我們沒有閒暇思考,並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態,所以,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獨處空間就尤為重要。讓自己運用獨處的時間,轉換思考的步調,讓獨處,成為一個滋潤內心的好時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