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們專注出擊時,已是戰勝的姿態

幾年前我去義大利佛羅倫斯,見到了歐洲文藝復興最經典的雕塑作品:米開朗基羅的《大衛像》。過往都只有見過書本上的照片,終於有機會見到了本尊,當下非常震撼,但更令我驚訝的是大衛像背後的故事。

15世紀,托斯卡尼地區挖出了一塊非常漂亮的大理石,這塊大理石除了巨大完整之外,顏色也是出奇的白。當時有很多雕刻家對這塊石頭都很心動,卻又紛紛退下,因為細看,發現這塊石頭雖然外表很美,裡面卻有不少瑕疵,雕刻家們擔心刻到一半時,石頭會突然崩裂。

於是這塊漂亮的大理石就在戶外閒置了幾十年,直到一位年輕藝術家接下了這個挑戰。這位年輕藝術家就是米開朗基羅,當時才29歲。有很多藝術家覺得他年輕狂妄、自不量力,在一旁等著看好戲。

米開朗基羅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,全心全意跟這塊石頭相處,執著的程度近乎精神強迫。他睡覺時穿著鞋子,就為了一睡醒來能儘快開始工作。也因為工作室太小,所以他必須要在庭院裡雕刻。即便下雨,他也會淋著雨、全身濕答答地在那裡繼續努力著。

他的創作題材《大衛和歌利亞》來自舊約聖經。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打仗時,非利士軍隊派出了一名叫歌利亞的巨人,個性相當凶猛。以色列軍隊裡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與巨人格鬥,因為那擺明了就是送死。這時,一位年輕的牡羊男竟然自告奮勇上前挑戰,就是大衛。大衛手無寸鐵,身上沒有任何盔甲。非利士人見到大衛開始狂笑,準備看他們的歌利亞把這位男孩的皮給活生生剝下來。

大衛走上戰場,知道自己只有一次機會。他唯一會使用的武器,也就是一條皮帶和五顆石頭。他把石頭綁在皮帶裡旋轉加速,瞄準後用力一甩,石頭飛出去,竟然直接擊中巨人雙眼之間!歌利亞應聲倒地,大衛快步上前,拿了歌利亞的劍,砍下了他的頭。以色列人士氣大增,一擁而上,非利士人則兵荒馬亂,反勝為敗。

《大衛與歌利亞》的故事精神深受佛羅倫斯的居民所愛,也因此多次被當地藝術家當創作題材。不過每次大衛出現時,都展現著勝利的姿態,踩在巨人身上或高舉著他剛砍下的頭顱。但米開朗基羅做了一個大膽的創意決定:他選擇呈現大衛剛站上戰場,準備擲出石頭,但勝敗未知的那一刻。於是,你所看到的不是戰勝後的驕傲,而是開戰前的忐忑。

奇妙的是,之前在圖片中看不出那個忐忑的樣子,但當我在佛羅倫斯藝術學院的美術館裡終於見到本尊時,卻在細節中深深感受到那種情緒。

我們一行人走進陳列室。在長廊的底端,大衛站在圓頂之下,大約有五米高,四周的光灑落在他身上,矗立在那的大衛充滿生命力,好像隨時可以動起來似的。走近一點,你會看到他的眼神相當複雜,自信又專注,但同時又皺著眉頭,透露出忐忑不安。慢慢繞著他,你也會看到他的體態好像放鬆。但當你繞到他握著石頭的手的那一側,卻見到手是冒出青筋、是緊張的。

很少有雕塑作品是當你繞著它走一圈時,每個部位和你敘說著不同的心情、就像是跟你講故事一樣。那麼複雜的心思,同時在一座雕像中呈現出來,不難理解為什麼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被譽為「最經典不朽的雕刻作品」。

見到大衛像時,我也深刻體會到了說故事的原理之一。一個故事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?是結局?是開場?不,就是那結局前的緊要關頭,當生死未定、勝敗未知的時候。那一刻最有張力,也存在著故事最強的能量。

回想自己的人生,那些最美好的回憶,是否也伴隨著之前的奮鬥?那些最值得回味的勝利,是否也正是因為你面對了巨大的壓力、內心的恐懼、奮力一搏而最後勝出?那一刻固然會釋放大量的腦內啡,但沒有前面的張力,沒有面對失敗的風險,後面的勝利也不可能讓你那麼欣喜若狂。

放鬆、專注、以滿滿的信念、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。這種有如神助的感覺,也是心理學家所稱的高峰狀態(peak state)。這才是真正的勝利,也是能夠支撐我們繼續奮鬥的精神。

所以今天,機會輪到你了,你願意踏上戰場,面對眼前的歌利亞嗎?還是退下身,繼續打靶練習?

我們可以等,但不能等一輩子。終究會有那麼一天,你必須上陣。願你在那緊要關頭的一刻,也能像大衛一樣,放鬆、全神貫注、以滿滿的信念、把能力發揮到極致。希望你專注出擊時,旁觀者已經看出你勝利的姿態。

作者

劉軒 / 知名作家、全方位創作家、DJ

現在身分為「軒言文創發行人」,畢業於哈佛大學心理系,過去曾擔任許多公司的品牌顧問及各大活動主持人、DJ,有著專業的心理學背景,也有豐富跨領域的人生經歷。出版過許多暢銷書籍,寫作功力深厚,風格知性又不失幽默,文字舒服明瞭,擅長用清晰的口吻和簡單的文字傳達心理學的精神。致力推廣積極心理學的運用,希望幫助每個人成為有效的溝通者。

你的購物車
  • No products in the cart.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