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每當在逛IKEA時,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,你會苦思到底該買哪件物品好嗎?
不知不覺,你很快就會感覺到體力不支,聰明的IKEA不只讓民眾直接坐在他們的沙發上,更在賣場內附設餐廳,讓民眾逛累了就可以去吃東西,迅速恢復體力。
不過我們這回要探討的不是IKEA有多聰明,而是要探討,「決策」是不是很耗腦力?
答案:是的。
曾經有兩位心理學教授做過實驗,讓四位罪犯受審,最後結果顯示,僅最早受審的罪犯獲得了假釋的機會,即使有兩組犯罪情況一樣,但是一天下來,因判決時間的不同,造成了不同的結果。
為什麼會這樣呢?因為「做一個公正的判決」是一件很耗腦力的事,一日之初,法官的精神狀態較好,考慮得比較完善;但聽審時間曠日廢時,法官很容易陷入決策疲勞的狀況,導致審判結果不一樣。
還有一些日常例子,像是討論報告時,總要決定很多主題、大綱,到最後就會覺得什麼都好,能快點結束就行;在規劃行程時,貨比三家各家旅館後,還是比不出個所以然,最後選的也不一定會是最合適的方案。
結論就是:決策很傷神!
不見得忙碌的時間久,就能夠出現預期的成果。說不定在你疲憊的時候工作,隨意地做出決策,你還得花更大的力氣彌補錯誤呢!
那麼,該如何解決決策疲勞的問題呢?
很簡單,放鬆、休息、吃點東西,當你發現自己疲勞時,盡量不要做出重大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