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都知道,商人為了賺錢,想了各式各樣的花招,但商人給的優惠,真的是優惠嗎?
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-丹尼爾・卡內曼(Daniel Kahneman)曾進行過一項實驗,他將受測者分為兩組人馬,分別讓他們看 1x2x3x4x5x6x7x8 及 8x7x6x5x4x3x2x1,並要求他們在五秒鐘之內給出第一印象的判斷。
結果顯示:前者普遍給出較低的預期數值,而後者普偏給出較高的預期數值。由於開頭的排列導致人們出現不同的判斷,但其實算出來兩者的結果是相同的,這便是『錨定效應』帶來的影響。
舉生活中的例子,當你早上迷迷糊糊地去買早餐,點了一份蛋餅後,老闆問你:「要喝奶茶還是紅茶?」而不是問你:「有需要飲料嗎?」你所接收到的初始資訊便是“要喝哪一種飲料”而非“我要不要喝飲料”。
不同的問法,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。就像我們在網購上看到的商品往往寫著“原價2xxx,現在只要1xxx”,便勾起你想購買的慾望,因為接受到初始資訊“2xxx元”有了一個基準,便會覺得“1xxx元”相當划算,即便是你不需要的商品。
我們接收到的第一資訊,宛如一艘船的船錨,把思想固定在某個範圍,『錨定效應』的奏效起源於人們對於直覺的依賴、慣性思維及認知惰性,大腦在思考時需要參照物,若沒有參照物便會難以做出判斷,而一但有了參照物,便會忽略了參照物本身是否值得參考。
『錨定效應』隨處可見,我們生活中無時無刻都面臨不同的選擇,關鍵在於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,多花一些時間思考,這些選擇是不是我需要的,即便覺得再划算,性價比再高,如果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,也是一項不必要的花費,小心,別被大腦欺騙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