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單純給予獎賞,成效反而不如預期?

在追夢的路上,我們常提醒自己『莫忘初衷』,但『初衷』對我們而言,真的重要嗎?

 

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?原本很感興趣的事情,因為獲得豐厚的獎酬,反而讓你不這麼喜歡了。這種「內在動機」強度,因「外在獎勵」加入而遭破壞的現象,可以用心理學的「過度辯正效應」(Overjustification Effect)來解釋。

 

心理學家 Mark Lepper 與同事在1973年做過一項實驗,他們將一群喜歡畫畫的幼兒分成三組,並讓他們在特定的情境與時間畫畫:

第1組:一開始就被告知畫完會有獎品(expected reward)

第2組:畫完之後才被告知能獲得獎品(unexpected reward)

第3組:從頭到尾都不會獲得任何獎品(no reward)

過了一個星期,實驗者再次評估他們對畫畫的興趣,並告訴孩子,這次沒有獎品了。

 

研究結果顯示,期待被告知有獎品的幼兒(第1組)對畫畫不再像之前一樣感興趣了;另外兩組對畫畫的興趣則沒有改變。

 

由此實驗可知,過多的獎勵會破壞內在動機,當完成某件事情是為了得到獎品,便會在沒有誘因後失去動機。

 

『過度辯正效應』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很常見,舉幾個例子:

- 職業運動(如:NBA、MLB等)中,常看到球隊與球員簽訂了一筆可觀、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合約後,部分職業運動員的成績表現卻反而因此下滑。

- 許多企業為了吸引人才,祭出獎金制度,卻可能讓原本對於工作內容有熱情的員工,單純為了金錢而加入團隊,久而久之,對工作感到疲乏,不再保有熱忱。

- 父母為了鼓勵孩子養成好習慣,一開始直接用獎賞來鼓勵孩子,例如:讀完一本可以獲得100元、幫忙做家事可以得到50元。然而,當你不再提供獎勵,孩子的行為也容易停止。

 

激勵是一種策略,更是一門藝術。如果你期望一個人持續不斷的努力,應該激發其內在的動力,不能只單靠外在的獎勵報酬,否則只會造成反效果!

試著用口語讚美、鼓勵和信任,激發員工、孩子的自尊心和上進心,在給予恰當物質獎勵的同時,更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「為得到獎酬而做」,而是真心認同、喜歡自己所做的事情!

你的購物車
  • No products in the cart.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