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是記不來上課內容,其實是大腦搞的鬼?

相信大家都有在考試前,臨時抱佛腳地背課文,但考試過關後,就馬上把課文忘的一乾二淨的經驗吧!

又或是,明明家人的電話號碼都記不住,但以前不斷覆誦的大學學號卻莫名記得一清二楚!?

 

你有沒有想過,我們的腦袋到底怎麼決定哪些東西該記住,哪些不需要記得呢?

 

事實上,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台專屬於我們的電腦,它知道哪些接收到的訊息該被我們優先消化、運用、長期保留或者直接捨棄!當你認定了這篇課文只是背來讓考試過關的,你其實並不在意它,那麼大腦就會自動幫你捨棄保留了這篇課文的記憶,這個現象就是所謂的「訊息處理理論」。

 

心理學家喬治.米勒(George Miller)是第一個提出「訊息處理理論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」的學者,他發現人的大腦會自動將我們接收到的訊息進行「組塊化 Chunking」,而我們的短期記憶每次最多只能乘載 5~9 個新組塊。這些短期記憶還得透過一些動作(比如:重複背誦、刻意練習⋯⋯等等)被大腦判定是「有意義的 Meaningful」才能留在大腦久一點。

 

繼米勒的研究後,又出現了兩位學者,分別是 Richard Atkinson 和 Richard Shiffrin,他們整理了一個大腦的「多重儲存模式 Multi-Store Model」並將記憶大致分成三個部分:

 

感知記憶 Sensory Memory

短期記憶 Short Term Memory

長期記憶 Long Term Memory

 

「感知記憶」有非常大的儲存量,它包含了所有被我們感官感知到的信息,也因為它的信息量龐大,所以記憶只會持續幾百毫秒到幾秒鐘的時間。「短期記憶」則像是我們平時上完課後還沒複習筆記時的記憶,需要經過覆誦才會晉升到長期記憶喔!最後,「長期記憶」顧名思義就是儲存著我們過去的大量經驗及知識信息的庫存區,而記憶們也要到這一區才能被較長久的留住喔!

 

在大概瞭解「訊息處理理論」是如何幫助我們的大腦接收、歸納、儲存或刪除訊息後,別忘了我們的大腦一次最多只能乘載 5~9 組新訊息!

 

正因為我們的短期記憶如此有限,今天要說服一個人,別忘了把你希望說服他去做的事「簡化」和「具體化」,並且在結尾時再重複一次,加深他的記憶。比如:對話的結尾多加一句:「再請你下午跟經理開會時確認定案囉!」或者是你肯定常常在 YouTube 影片最後聽到的:「記得訂閱,按讚,並開啟小鈴鐺」這樣對方行動的機率就會大大提升喔!

你的購物車
  • No products in the cart.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