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打開社群媒體,你會不會和我一樣會滑過一個又一個旅遊冒險故事?
那些踏過中南美洲雨林的步伐,深入原始部落紀錄的鏡頭,還有描述海拔3,500公尺的高山上,空氣如何稀薄到呼吸都要格外費勁的文字。
這些遠遊都帶著冒險因子,為旅人帶回一些老的時候可以下酒的回憶、故事。
螢幕另一頭的你我是否也曾渴望來場冒險?渴望一趟看見壯闊風景的探險?
甚至可能你已經在為自己策劃一場出走的壯遊。
「但人,到底為什麼會渴望遠行和冒險呢?」
可能是因為夢想,你在小時候曾指著地圖說:「長大以後我要去這裡!」;也可能是因著在挑戰體能極限的過程中,你感受到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所提出的心流(Flow)-一種全心投入、專心一致、沈浸在當下的心理狀態。
這在在都顯示,一場真正以挑戰自我為目標的冒險不是因為旅人不珍惜生命,而是他們在追求著馬斯洛人類需求金字塔的最高點-「自我實現」。
出發,是為了更接近每個人心中想望的自己。
在今年初,知名極地運動員陳彥博和另外四個人(遊戲橘子創辦人劉柏園、演員宥勝、和兩位20歲青年:林語萱、吳昇儒)一起用越野滑雪的方式,抵達地表最南端-南極點(The South Pole)。
南極和我們所居住的地方,完全是兩個世界:
帳篷外是零下30度的超級低溫,連帳篷內也是零下18度的凜冽;
時速百公里的暴風不間斷,每向前一步都要用盡吃奶的力氣;
看似平緩的雪地中卻藏有著冰隙,一不小心就可能失足跌落深淵;
空氣稀薄,幾乎等同於身處海拔4000公尺的高山,每吸一口氣都格外費勁。

除了體能挑戰,一趟冒險也考驗人的心理韌性。出發前他們必須徹底理解最壞的打算,聽著在這種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曾發生的狀況(比如:極地挑戰選手在零下50度的環境下凍傷而需要截肢)。
即便如此,他們仍然堅持負重50公斤、用越野滑雪的方式前往南極點。
路程中,跌倒、疲憊、凍傷都是家常便飯,難上加難的是變化莫測的天氣:原本還是大太陽,短短幾分鐘內就可能天氣驟變,風雪大到讓很難看到前方的隊友。
經過30天冰天雪地的嚴峻路程,他們終於攜手完成這趟極地探險!
陳彥博也替這場冒險下了個定義:「冒險的浪漫之一,就是找到改變的態度與決心,成為更好的自己。」
這趟長征南極是一場別具意義的冒險,至少之於長征隊員絕對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歷程。
但每個人的體能、財務狀況都非常不同,難道一定要登上最高峰、或穿越極地、沙漠才算是冒險嗎?
其實不一定。
登山探險家Matt Walker就曾分享他對於冒險的定義,不是非得要去到什麼人煙罕至之處。
冒險的核心意義是:「一個人面對前方的未知,依然願意全心全意投入,並用一顆開放的心去學習及參與其中。」
Walker也分享到,一個嘗試(無論上山下海、亦或是每天的小探險)只要滿足以下五種元素,就足以稱作一場冒險:
1、「冒險需要你投入大量的努力」
這些努力奠基於一個人能從更高、更遠的角度去思考:「你是誰」、「你想要如何生活」、還有「你可以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」。
2、「全心全意投入吧!」
冒險需要我們發自內心願意擁抱挑戰、朝成功邁進。但很重要的是,全心投入不代表盲目或魯莽地前進,而是我們有滿滿的信心和堅定的信念去面對迎面而來的挑戰。
3、「抵達終點前一切都是未知」
如果結果是能被預測,就不算是個冒險,那充其量就有點像坐雲霄飛車吧!很刺激,但依然不是場冒險。
但想想看,生命本來就是充滿了不確定性啊!與其花時間抗拒這個事實、試圖掌控身邊所有事情的走向,不如坦然接受這個事實、然後享受這些未知的精采!
即便迎面而來的是各種變化和難關,但這些變動同時也為我們生命開啟更多可能性的禮物。
4、「面對逆境的彈性」
冒險中一定會遇到困難。每個逆境都是一個機會,讓我們練習往後退一步、認知到身而為人就是會遇到一些彷彿電影裡才會出現、扯到不行的荒謬狀況。這些困難就是躲不開,那不如就擁抱、面對它,然後繼續往前走吧!
只要我們願意,我們都可以選擇用幽默感、笑著去面對、化解危機,甚至感謝這些逆境的出現。
5、「一路上的美好陪伴」
有時候我們可以獨自去做某些事情,但冒險(甚至是一個美好生活)需要夥伴、需要團隊合作。因為擁有彼此的支持,我們的生命將會挖掘到更多的樂趣和值得感謝的事物。

冒險不是非得要你做極限運動或是什麼大膽的行為,它就是一種生活態度和你所選擇的生活方式。比如,面對一個舉棋不定的狀況(可能你想嘗試戶外攝影很久了但遲遲因為器材費用而沒有開始),最後,你選擇勇往直前。
透過一次次的探險,為我們的生命注入活力和能量。而在一遍又一遍的努力、突破中,成為心中那個想望的自己、抒發對於生命的熱情!只要你願意,我們的每一天每一刻,都可以保持樂於接受冒險的狀態。
在一年的尾聲,你把自己調整成冒險心態了嗎?祝福你我能在新的一年,透過一次次或大小的冒險,逐漸成為心中更好的自己。

《去你的南極 Go!Go!South Pole 特展》
展覽日期:2019年11月30日(六)至12月8日(日)
展覽時間:10:00~20:00
展覽地點:松山文創園區4號倉庫(台北市光復南路133號)
